“知识型产业工人”“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围绕邓建军的光环有很多。从基层电气维修工,到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再到企业管理层,邓建军一路践行新技术、新成果的研发转化,也一路见证新模式、新业态的涌现与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与企业共成长,也与产业共升级。我深刻地感觉到,这是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十年,也是常州拥抱产业变革、重振产业雄风的十年,更是我们产业工人全面发展、技术报国、收获更多尊重的十年。”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技术总监、职工董事邓建军回顾往昔,倍感振奋。
技术创新 攻坚克难
“我们不能满足于永远做‘手’和‘脚’,正在长出自己的‘大脑’。”对于创新,邓建军有着独到的体会。
1988年,邓建军技校毕业进入黑牡丹工作时,是名负责染色设备维护的技术工人。染浆联合机在染色时需要更换经轴,换一次经轴必须停一次车,每停一次车就会产生300多米染色不均的废纱。有着一股子钻研劲的邓建军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经过无数次试验和调试,通过电气控制技术,把染浆联合机改造成了“永动机”,实现了连续生产。1991年,他又开始琢磨对染浆联合机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
就这样,一件接着一件,一环套着一环,邓建军步履不停地走上了技术创新改造、攻克世界难题之路。
“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思路也是局限的,集体创新更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1999年,邓建军科研组成立;2009年,“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2012年,“邓建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揭牌,邓建军从个人努力逐步走向集体创新。
为了解决牛仔布缩水率的行业难题,邓建军带领团队顶着车间40℃的高温,经过上千次调试,通过电子技术与气动技术的完善结合,使牛仔布的预缩率稳定控制在2.5%以内,优于3%的国际标准。之后,团队又向染色自动化精准控制这一国际纺织业技术空白领域发起挑战,经过3年多的试验,创造出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染色机染液组分在线检测和控制系统”。
数十年埋首研发应用,让邓建军深刻感受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研发能力,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金钥匙”,也是城市发展勃发生机的“最强引擎”。
“版图”拓展 双轮驱动
已经有80多年历史的黑牡丹集团由纺织业起家。因为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特性,许多人都说这是一个“夕阳”产业,但邓建军不以为然:“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在他看来,全球几十亿人都要穿衣,纺织业拥有无穷的发展前景,但如果不积极拥抱转型升级,纺织企业也极易在竞争中被淘汰。
早在2002年,黑牡丹纺织就走上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之路。“在改造过程中,我们把设备的数字化作为第一步,使工作从定性变为定量,从而实现相应的控制,让得出的数据更加精准、质量更加可靠。”邓建军说,在黑牡丹,通过计算机控制完成集中化料,可以消除粉尘污染,改善操作环境,每天可节约染料50公斤,在减排的同时年节约染料成本上百万元;与此同时,原来由9个人进行的化料操作,改造后只需2个人,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人成本,也降低了人为引起误差的几率。
同时,黑牡丹不断拓展业务“版图”,从牛仔面料和服装业务,到包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项目开发、园区建设运营等的新型城镇化业务,再到收购深圳艾特网能布局新基建产业,如今的黑牡丹已经实现了“三轮驱动”。截至2021年,集团新基建行业营收占比已经达到14.09%,超过了纺织行业。
十年间,常州高新区围绕“两特三新一智能”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进入“国家队”,一批产业集群抓住风口乘风而起、踏浪前行。
“当我们一步步突破困难与关卡,不停地升级之后,转型的成功必将带来生产效益的巨大升级。”邓建军信心满满。
人才孵化 工匠摇篮
走上工作岗位的30多年来,邓建军从未停止过学习。他通过自学,先后获得了大专文凭、本科学历,还攻读了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劳模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称其为“知识工人”。
“千工易遇,一匠难求”,这是当前产业与企业发展共同的痛点。“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满园。”邓建军一心希望他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精神得到传承。从最初的3人攻关小组,到如今的24人创新集体,30多年来,邓建军领衔的科研组、工作室培养孵化出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让技高者得高薪。”黑牡丹集团积极实施“创新合同”制度,让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不断转化带来的企业生产效率及核心竞争力提高,转化为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待遇,形成良性循环,以鼓励工人立足岗位思考探索、进行技术创新。
同时,在邓建军的大力倡导下,企业还为技能人才提供了优厚的技术岗位津贴、技师津贴,并为各个岗位上的工人提供管理、工程、技能、操作四条职业上升通道。“工人沿着每条通道发展,到达一定级别后,四条通道就可实现互联互通、待遇相同,我们希望通过此举,能让每位工人发挥最大的价值、并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待遇。”
从默默无闻到“大国工匠”,邓建军花了20多年。他介绍,他的工作室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定制开设“邓建军班”,“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到企业上岗。”此外,集团还与东华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常州大学等高校开展科研合作,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我记得参加全国劳模代表座谈会时,习总书记指出当时全国的技能人才占比不足4%,经过多年的努力,常州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邓建军对此倍感欣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31.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8.44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270人,连续八年位居全省首位。
常州国家高新区出品
来源:《常州国家高新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