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邓建军工匠学院的学子们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匠心的坚守,开启了一场“红色传承+匠心赋能”的爱国教育之旅。从瞿秋白纪念馆里探寻信仰的“匠心”,到天安门广场见证国之重器背后的“匠力”,学子们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深刻领悟到“工匠精神”与“爱国情怀”的深层共鸣,让匠心在红色基因的滋养中愈发坚定。
走进瞿秋白纪念馆,一件件承载着革命岁月的文物、一幅幅记录着奋斗历程的影像,将学子们的思绪拉回那个战火纷飞却信念如炬的年代。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驻足于瞿秋白先生翻译的文稿前,触摸着纸张上工整的字迹,仿佛看到了先生在艰难环境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革命思想、传播进步火种的身影。“瞿秋白先生对理想的坚守,就像我们工匠对技艺的追求——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哪怕条件再艰苦,也要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 24现场工程师2班学子张帅含感慨道。邓建军工匠学院学子们始终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信条,而瞿秋白先生身上“专注坚守、矢志不渝”的精神,恰与工匠精神的内核不谋而合,让大家更加明白:匠心不仅是打磨技艺的执着,更是为国担当的初心。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当装备方队缓缓驶过时,学子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些凝聚着中国智慧与中国工匠心血的国之重器上——从精密的导弹系统到先进的装甲装备,每一个零部件的精准咬合、每一项技术的突破创新,背后都是无数工匠夜以继日的钻研与坚守。“看到这些装备,我立刻想到了实训课上老师说的‘毫米级精度’—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领域‘工匠’的精益求精。” 24现场工程师2班学子周婉如激动地说,她手中的笔记本上,早已写下“以匠心铸国器,以技能报家国”的誓言。作为新时代工匠,学子们深知,阅兵式上展现的不仅是国家的军事实力,更是中国工匠“追求极致、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而这份力量,正是他们未来投身产业报国、助力制造强国建设的动力源泉。
活动结束后,学子们围绕“匠心与爱国”展开热烈讨论。“瞿秋白先生用生命践行信仰,就像我们要用技艺服务国家。”“阅兵式上的装备让我明白,工匠精神不是埋头打磨,而是要把技能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做能为祖国创造价值的工匠。”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爱国”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未来将以瞿秋白先生的信仰为灯塔,以邓建军的工匠精神为标杆,在实训台上学习精湛技艺,在岗位上践行报国初心,用“匠心”守护“初心”,用“技能”书写“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工匠力量。
邓建军工匠学院以“匠心筑梦、智造未来”为院训,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深度融合,通过“红色研学+技能实训”“工匠讲堂+家国情怀”等特色活动,引导学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淬炼匠心,在践行爱国使命中提升技能。此次活动既是学院“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工匠报国”精神的再传承、再弘扬,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工匠奠定了坚实基础。



